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

紐約時報:蟲蟲們去哪裡了?

有沒有發現車上的擋風玻璃更乾淨了?

美國一位生物學教授Stager不經意地發現,撞上車子的飛蟲好像減少了很多。而德國的業餘生物學家們也曾記錄過去30年來的昆蟲數量變化,赫然發現,蟲蟲們的數量竟然減少了將近70%!

所以蟲蟲們都去哪裡了呢?
Dr. Stager指出,很可能就是除草劑、殺蟲劑、滅菌劑、生長激素和化學肥料這些人造化學物,干擾了生態圈的諸多循環,這個失衡的天平終究導至生命的銳減。

472位美國各地的讀者,熱烈地回應著Stager教授刊登在紐約時報的文章,他們寫下自己生活中的各種觀察。「狐狸竄過馬路,刺蝟悠悠晃過...昨晚我聽到陌生的動物叫聲。大自然豐富又神秘,而我不確定50年後還有沒有這些奇妙的自然現象...」一位讀者如此感性地回應。

希望地球在不久的將來仍然萬物繁盛、蟲鳴鳥叫,
確實是每一位地球公民的願望。



註1: 紐約時報 (2018.5.26) 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18/05/26/opinion/sunday/insects-bugs-naturalists-scientists.html"Foxes dart across the road, while porcupines amble….I heard an animal sound last night that I could not identify, something new to me, the natural world is rich and full of mystery. And I wonder if all this will be around in 50 years.”
註2: 來自德國的報告 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17/12/04/world/europe/krefeld-germany-insect-armageddon.html
註3: 台灣關於環境生態的新聞和行動(1) 環境資訊中心 http://e-info.org.tw/(2) 綠色和平 http://www.greenpeace.org/taiwan/zh/




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

瑞秋卡森(二)自然的證人


【瑞秋卡森(二)自然的證人】

1940~1950年代,強效殺蟲劑DDT被廣泛使用在全美國,許多科學家認為殺蟲劑是 "農業生產力的關鍵",而要解決第三世界的飢餓問題,甚至必需使用更多的殺蟲劑!?

(事實上,社會學的研究指出,飢餓問題的主因,是全世界糧食的分配不均,而不是農業生產力不足。)


就在 "用殺蟲劑拯救世界" 的呼聲此起彼落時,瑞秋‧卡森卻在新作裡提出了「殺蟲劑終將危害地球全體」的驚人論點!

「一種奇怪的寂靜籠罩了這個地方。比如說,鳥兒都到哪裡去了...
它們似乎氣息奄奄,而且戰慄地很厲害...
不是魔法,也不是敵人的活動使這個受損的世界無法復原,而是人們自己使自己受害。」-《寂靜的春天》

在1962年,DDT對人體有害的證據還十分薄弱,許多人懷疑禁用DDT是否真有必要?處於風口浪尖的卡森也飽受非議...
有些科學家說,「她只是寫了一本圖文華美的故事書」。還有一些化學工廠業者批評她是「傾向共產主義、蓄意阻止西方文明進步」的陰謀份子。(然而,2001年的醫學統計已經確定,DDT會提高乳癌機率五倍,並造成嬰幼兒的先天缺陷與早夭,卡森當時的疑慮其實都是對的!)

不過,卡森書中的主要論點並不是DDT對人類的危害,而是「DDT對環境生命的危害」!
當魚兒莫明其妙失明,鷓鴣成雙成對死亡,火雞的生育率大幅降低,牛羊的畸形率大幅增加,當土壤和空氣都發出霉腐味道的時候...人類,是否還能獨善其身?
是的,卡森可能是當時少數意識到「人類不是宇宙中心」的科學家。
她認為人類在地球上最重要的一個學習,就是如何與自然界的各種生命和諧地相處。

1963年,卡森撐起乳癌末期的病體,以證人身分出席美國參議院的「環境危險因子聽證會」
她說:「如今有機會做許多事,身體卻已經如此孱弱...」笑著在證人席上娓娓道來的她,用一天改變了一個時代看待自然的方式。
「那毫不起眼、俯拾即是,卻幾近永恆的凡俗生命... 我在其中找到了足以面對混亂世界的安定力量。」-瑞秋‧卡森

註:
 1962年,《寂靜的春天》成書,總統甘迺迪下令調查殺蟲劑的環境危害。
1964年,瑞秋卡森於馬里蘭州辭世 1970年,美國成立環保署。
1965年,美國全面禁用DDT。

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

瑞秋卡森 Rachel Carson (I): 海洋的詩人

「風,那麼輕柔,帶動著小樹、小草翩翩起舞,
當一陣輕風飄來,如同母親的手輕輕撫摸自己的臉龐,
我喜歡那種感覺,
帶有絲絲涼意,讓人心曠神怡。
享受生活,不一定要有美食或華衣為伴,
大自然便是上帝賜與人類最珍貴的事物。」-瑞秋卡森



翻看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報章雜誌,幾乎找不到「環境保護」相關的字詞,
反而會找到許多「人定勝天」、「征服自然」的字眼。
這並不奇怪...
對抗大自然的意識起源於原始年代,抵擋洪水與猛獸的人首先被稱為英雄,
然後有人發現了物質變化的秘密,有人掌握了電磁能量的鑰匙;
洪荒以來的敬畏逐漸轉為輕蔑,
人類對自然的掠奪與貪婪也紛紛達到了空前。

然而,有一雙清澈如海洋的雙眼靜靜地觀察著、記錄著,
她就是瑞秋卡森,又被稱為「自然的證人」。

1907年出生的卡森,是個與田野為伴的孤獨小孩。
由於家境不好,她在大學時幾乎放棄了作家的夢想,轉而投身動物學研究
1936年,終於在窮途末路前考取了美國漁業署的文職,
幸運的成為「科學撰稿人」的一員。

卡森的文字既有科學的明確,又有文學的詩意,
兼具知性與感性的風格很快吸引了戰後一代的目光,知名的有:
《海風下》、《環繞我們的海》、《海之濱》

「為了得到像是一隻海洋生物會有的感覺,我們需要發揮想像力,
並且暫時拋棄許多人類的概念與量尺...
時間和日曆根本沒用,而是靠光線與黑暗的交替...
除非我們做出思考上的調整,否則無法得到海洋生命的完整味道。」-《海風下》
  • 卡森鼓勵讀者充分代入一隻海洋動物的心靈來思考海洋問題,這種觀點在當時是前所未見的。

「起始傾向於陰暗,海洋這位生命的偉大母親亦復如此...
海洋以什麼方式產生了神秘而令人驚奇的原形生物,我們無法訴說...
這似乎是可能的,在這溫暖而富於鹽分的原始海洋裡,
某些有機物質先產生了。」-《環繞我們的海洋》
  • 卡森總是強調,從原子到生物個體的過程中,新的屬性將會不斷浮現。意即,靈魂即使仍需奠基物質之上,卻不是單純的物質運動所能充分解釋。

「海邊是個古老的世界,海陸相會的地方,正如地球與海洋的形成一樣久遠。
然而,這是生命的連續創造與冷酷無情的生命驅力,保持活生生感覺的一個世界,
每次進入海邊,對於她的美麗與意義,我都有一些新的察覺...
我感覺到生命糾纏的網絡,
其間,一個生物與另一個生物相聯結,
以及每個生物與周遭環境的緊緊相連。」-《海之濱》
  • 卡森以美學的角度來談論環境倫理,認為對環境的保護感是人類本有美感的延伸。

(未完待續...